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这件事,我居然已经做了20年
照例要先说几句的
这两天的朋友圈文字,包括公众号文章,我读到了太多对“停课不停学”特别是线上教学的抱怨和吐槽。当然也听到了一些积极而建设性的声音。我以为,当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多层面的,且是长时期积累的。来自各方的各种抱怨和吐槽当然都可以理解,但讲老实话,我是有点担心眼下的这种对在线教育看似富有自嘲精神自娱自乐式的调侃,会让更多的人忽略互联网教学的真正价值。当然,我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很快就会进入冷静的反思期。
这几天网络在线上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表达起来很多都纠缠在了一起。非理性,无思考,也没有办法开展真正的讨论。要找到问题出在哪里,思考解决的路径、方法。哪些是硬件问题,哪些是技术问题,哪些是缺少计划性的问题,哪些是教师自身缺乏信息技术素养带来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条分缕析地梳理清楚,不适合“一锅炖”。问题类型远不止这几种,导致问题的原因也没有那么简单。分析清楚,才能“对症下药”,也不至于一下子就把在线教学“一棒子打死”。
我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我们认为混合式教学以及未来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对的(而且是势不可挡的),那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秉持理性、科学、务实的态度,多做持续的、能落地的、富有建设性的工作。
今天和各位老师分享的是我于2003年撰写的论文以及我于2005年12月提出的课题深化的设想。之前有的老师跟我提出,希望我能分享2006年的那篇论文。电脑换过数台,论文已找不到——单从“丢失”这个结果来看,似乎这篇也没那么重要(希望如此)。我个人其实更看重今天分享的文字。因为这两篇文字中所记录的想法与做法至今仍未过时。
两篇文字均收录于《让语文撑起生活的一片蓝天》一书中。书是2010年出版的。当时,我写了一篇文,叫《回望来时路——“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十年回顾》,把截止到2010年的课题研究进展做了梳理。
时间过得真快。从2010年到今天,又是十年过去。(有一点点小吃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这点儿事,我居然已经做了二十年。)论文中提到的“景山写作学院”建立于2003年,于2010年升级改造为“爱写作学院”,该写作平台一直运行到2018年,目前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对于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更为深度的融合、对未来教育,我不仅看好,已经并会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希望十年之后,我今天仍保有的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梦想能全部实现。
以下内容对一般的语文老师而言,可能有点儿“硬核”;搞互联网教学的老师则可能会说,哎,这个已经实现了;那个也不难实现……那么,你就读读看呗——
2003年暑假,我完成了“利用网络工作平台支持初中校本课试教全过程”的工作总结。就在这个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创建‘景山写作学院’网站,建立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的构想逐渐清晰起来。7月17日,我将构想变成文字。刚一开始,这个初步设想真的仅仅是雏形。我把设想整理成了文字,计划在下一学年,在六年级开展运用网络平台支持写作教学的试教实验,冲击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的制高点。力求建立“网络环境下开放式的多回合、多向交互的交互状态”作文教学模式”。
一方面,我将上述“初步构想”通过邮件发给首师大刘占泉老师,征求他的意见;另一方面,我也得到了IT界朋友的支持——他们答应为我提供技术、网站空间、带宽,帮我弄清论坛运行机制。我们不断地沟通想法;我则反复研读“课标”,力求站在一定的语文专业高度上找寻网络与写作的“整合点”。
2003年7月25日,我完成了论文《创建“景山写作学院”(网站) 建立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正式提出“整合”的新思路。这篇正式提交的论文,与之前7月17日的初步构想已经有了天壤之别。9月16日,网站终于开通。
创建“景山写作学院”
建立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系统
北京景山学校 周群
内容摘要
文章对创建“景山写作学院”BBS的构想进行了阐释和描述,探讨了建立网络环境下开放式的多回合、多向交互的交互状态”作文教学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该工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对运用网络平台支持作文教学的前景作了展望,并对“景山写作学院”BBS初运行阶段的情况进行了简单勾勒。论述主要从以下六方面展开:
(一) 缘起与总体构想
(二) 网站具体构建方案
(三) 开放式、多回合、多向网络交互作文教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四) 开放式、多回合、多向网络交互作文教学系统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方式
(五) 对运用网络平台支持作文教学前景的展望
(六) “景山写作学院”BBS试运行情况的简要介绍
关键词: 景山写作学院(网站) 网络环境
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
缘起与总体构想
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我进行了建构初中语文探究式活动课程的尝试,开发了“关注老北京文化”的校本课程。学生按照不同兴趣结成活动小组,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该校本课程语文活动实践的全程中,我除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检索外,还为这门校本课程选择了专门的网络平台,用于语文活动中进行开放式的互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我产生进一步的构想——将网络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建立“初中语文学科网络教学工作平台”。即:将网络平台纳入语文教学系统,使之对传统教学过程起支持和改造作用,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的教学系统及其动态教学流程。
二
“景山写作学院”(网站)的总体框架
“景山写作学院”(网站)的总体框架如下:
各级栏目功能说明如下:
1.工作指挥台
教师以公告的形式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等重要信息。所有栏目(包括右下方如何评分等项目)的所有内容、活动,都接受此“工作指挥台”的指挥和控制。
2.课堂大本营
此栏目主要用于支持课堂写作教学。立足于新型的“教室”(传统与虚拟双重的),突出教学主线(教与学、师与生互动的)。
(1)教学流水线:主要用于各教学班完成“新课标”和教材所规定的课堂作文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此提交作文,师生开展评改活动。
(2)璞玉精琢:主要用于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定期从学生作文或周记中选择需要修改的作文(教师发布主帖),学生采用跟帖回复的方式参与评议,并将各自对文章的修改意见和修改结果提交在该栏目中。
(3)舟桥引渡:主要用于辅助完成课堂作文教学任务。教师定期更新栏目内容,张贴以下三方面内容的文章:一是作文知识,有用的,简明的;二是例文,无论名文还是学生写的,以合用为原则;三是作文经验谈,以学生的为主(本班本校和外边的)、名家的为辅。这部分文章将直接用于课堂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点拨、引导诸环节。
3. 个人演武场
此栏目主要用于支持课堂写作教学以外的各类写作活动。
(1)自由练笔:主要用于支持学生完成以“放胆”为原则、以“习得”为主要目的的习作。
(2)经典细读:主要用于学生展示他们的读书报告和读书笔记,提倡将阅读作为写作的源泉之一。
(3)文言拾鳞:主要用于向学生提供文言语料,并为喜爱古诗文的学生开辟实现交流的版面。
4. 天涯采玉处
主要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解决学生的写作源泉问题提供支持。
(1)经典推荐:向学生推荐名家名篇,带动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与“经典细读”栏目密切配合)。
(2)少年佳作观摩:用于向学生推荐同龄人的佳作。
(3)新闻热点聚焦: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新闻,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搜集和利用写作素材。
5. 俊友品茗亭
以激发学生写作交流欲望、提高写作兴趣为宗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等,在此展开多种形式的写作“对抗赛”、书信交流活动。
(1)茶桌看弈:为举行写作“对抗赛”而设置。
(2)青色书札: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书信的形式开展交流。或以文会友,或对某语文教学问题发表看法。
6. 心韵交融(语音教室)(这个版块最终没开)
用于开展课余时间的语文实时、异地交流活动。如举办“写作之星”的作品朗诵会、美文美读会、古诗词吟诵会以及写作和阅读的专题讨论活动等。
7. 嘉宾留言簿:
家长、特邀嘉宾、其他访客等,均可在此发表自己对网站、对学生作文的看法。
三
新型作文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构成“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平台的栏目,按其不同的功能,主要呈现为三大区域。
区域一: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工作指挥台”;
区域二:主要用于支持课堂作文教学的“课堂大本营”;
区域三:主要用于支持课堂作文教学以外的学生写作活动(如“练笔”等)的其他栏目。
从教学系统的角度,对平台的构成(三个板块)作静态分析,其基本结构如下:
平台 | 一级 | 工作任务 |
指导 | 工作 | 负责制定目标、利用反馈衡量目标完成情况,对不足部分作出补偿,然后制定新目标……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提出目标、策划步骤、处理反馈、调节诸多要素间的关系等) |
群体 | 课堂 | 负责完成主要的一般的教学任务(知识和实例导引、论坛活动、课内外结合、与传统教学系统的配合互补等) |
个体 | 负责完成其他的特殊的教学任务(使用资料库、社会网站论坛,还有个性化的创造交流活动,如以文会友等) |
以群体工作层(课堂作文教学)的教学任务为例,开放式、多回合、多向网络交互作文教学系统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
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写作任务,了解有关该次写作的各项要求;
第二步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在专用平台(论坛)上提交各自的作文;
第三步
课堂上(利用网络教室)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评议(跟贴,发表意见和参与评分);
第四步
根据评议结果和作文要求,推选佳作,进行佳作展示活动。
仔细研究这个工作流程,我们可以看到,该网络平台属于新型的教学系统。由于这种网络平台的介入,作文教学进入网络工作环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产生了新型的教学动态流程,具有新的教学功能。
传统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过程始于接受写作任务,终于把习作交给老师。师生之间的交互往往仅限于在课堂这一现实空间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活动(包括教师的点评和有组织的学生点评)。应当说,这个过程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几乎成封闭状态,他们的习作不能得到充分的评价、分析和指导,其互动是极不充分的。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网络平台不仅使这样的互动具有可行性,而且互动的力度相当大,能够进入开放式的多回合、多向交互的教学状态。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动态流程中,教师首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现实空间,借助网络平台相关栏目(“舟桥引渡”)完成写作知识和实例方面的导引,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着重解决作文源头问题,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接下来,学生完成初稿,将习作发布在平台的“教学流水线”栏目中,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评议。与传统方式相比较,在网络环境下的评议活动互动性极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均形成交互:不仅他人(老师、学生)可以评议,写作者同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发表自己的看法,实现多回合的交互。课堂作文教学的最末一个环节是:根据评议结果和作文要求,师生共同推选佳作,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佳作展示活动。后两个环节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是属于群体工作层,仍能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利用网络平台所开展的个体延伸层的写作教学活动,则以学生个人的写作行为为主。这一点参照前文相关栏目的功能说明即可得知,这里不展开分析。由于网络环境的介入,个体延伸层的写作教学活动从课上转移到课下,教学内容由封闭改变为开放,教学行为由群体活动为主改变为学生个体活动为主,更能够凸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特色。
四
新型作文教学系统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方式
在新型教学系统中,传统的对学生写作能力评价方式亦得到突破。借助于网络平台的技术功能,新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色:
网络平台从技术上提供了评分功能,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打分,同时每个学生也都能够参与评价,通过跟贴的方式给原作(主贴)加分。学生与老师的评分有各自的权重,最终师生共同决定学生习作的最后分数。作为积极参与对他人进行评价的奖励,学生跟贴也能够获得积分,与作文分数一并计入该生的总积分中;
本着平等的原则,也为了方便对学生习作的管理,每个学生的原创都收入个人文集。在平台上点击学生(发帖人)的名字,就能进入该生的个人文集。学生每次习作的完成情况和所获得的评价,可以清晰地从这个文集中得到连续、集中的反馈。
建立学生作文精品库。学生佳作收入精品库,本身就形成了奖励,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写作交流的持续展开。
新课标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网络平台实际上就起到了“成长记录”的作用,能够“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不仅“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我们可以设想,由于“景山写作学院”采取“会员积分制”,学生积极写作发表原创、积极参与交流回复跟贴均等可获得积分,积分中实际上隐含着对学生态度的评价 ,网站的页面虽然随时处于动态更新状态,但由于页面能够向前(过去)翻阅查询,实际上,学生在网上参与语文活动(如修改作文)的过程和方法是可全部再现的。这些,为教师正确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透明、公开的事实依据。
总之,引入网络平台后所形成新的学生写作能力评价方式,为彻底改造现有考试手段,建立一套能够明晰化和量化的公平竞争机制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
五
对运用网络平台支持作文教学前景的展望
2001年,我对景山学校八年级5班“电脑辅助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2份。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作文提交的形式、作文点评方式的问题,学生对利用电脑(含网络)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形式抱有极大热情(见附图一、二)。大多数学生还认为,电脑作为学具辅助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关系较以前有明显不同(附图三)。这组实验调查数据,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运用网络平台支持语文教学的试教实验提供了事实依据 。从学生心理接受的角度看,网络平台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保证网络环境下新型作文教学系统建立和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
进一步展望,建立这种新型的作文教学系统,能够开辟出把网络教学平台引入语文课堂实践、充分沟通课内外联系和发展个性化语文学习能力的教改新方向。虽然目前会受软、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如学生家中是否有可上网的电脑、学校是否提供完成课堂作文教学的网络教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语文教学的能力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得以解决。就笔者所在的景山学校而言,启动该课题的软硬件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因此,本课题不仅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同样具有比较大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有别于一般多媒体(如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库)提供的相对静态的教学手段,网络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多回合、多向、立体动态的系统性工作平台。由于网络平台的介入,形成了一种新鲜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系统”,这种新型的教学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就会产生一种新型的、具有可控性的教学过程。由此——
(1)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的作文交互活动,从工作机理上能够保证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新课标),充分“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可以建立起课内外水乳交融的自然联络机制,教师由操纵网络平台,实现对课外学习的有机和有效的控制;
(3)最终期待的试验效果是:学生能够利用“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平台,实现语文学习的对外(网络世界)无限扩展、对内(精神世界)深入探掘,以及个人学习行为的最大程度的自主自由。
(4)本文初步的结论是:该工作平台进入作文教学系统,与传统的教学条件结合,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系统”——作为特殊的教学系统,其独有的要素乃是网络环境(包括硬件与软件),其形成的枢纽就在于语文课程与网络环境的整合,其中诸环节都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它应该能够从多方面支持教学,充实教学,细化教学,发展教学,为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心理个性、语文能力个性及语文能力养成过程的特殊性)的改革目标,承担起传统语文教学系统几乎无法承担的一部分重要工作。
六
“景山写作学院”BBS试运行情况的简要介绍
时至今日,“景山写作学院”已经运行了两个月,初中部三个教学班在此展开写作互动交流。可以说,上述构想基本得以实现。目前该项试教实验进展非常顺利,“景山写作学院”受到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专业人士的好评。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逐渐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如我所任教的六年级5班的学生黄珊自发组织“写景专刊”,将风景照片张贴在论坛中,邀请同学们与她共同练习景物描写。又如八5班的作文讲评。由于学生的大作文直接提交在论坛上,在课堂评点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过其他人的作文,这为课上讲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室,专门拿出1课时组织同学进行网络上的互评;最终课堂上的作文讲评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能够充分而有效地表达自己对同学作文的看法,老师也不再受传统讲评作文方式的制约,讲评的覆盖面更广,讲评也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我们还增开了“南瞑天池·学生假日版”灌水区,为学生们提供休闲的交互区域;根据教研的需求,增加了“学院研究室”板块,下设若干子栏目,为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交流提供园地。根据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景山写作学院”还将继续完善功能,将在短期内开设语音教室、嘉宾留言簿、搜索引擎等特色栏目(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研讨会2002年论文集》
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信息技术应用部、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 编) 3.《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王德俊、王格奇编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005年12月,我又提出了该课题深化研究的构想——
总体构想:
以“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平台上的写作教学为例,研究并论证语文学科四种方式变革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在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方面,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写作平台是如何依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多种媒体刺激,实现写作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的;网络写作平台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超文本特性,是如何有益于实现写作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如何有利于实现写作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介入,学生个体的写作教学活动从课上转移到课下,教学内容由封闭改变为开放,教学行为由群体活动为主改变为学生个体活动为主,更能够凸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特色。要进行大量的个案研究,从个案中寻求个性与共性。研究“景山写作学院”是如何拓展学生写作学习的空间的,对他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何种促进作用;学生如何利用写作平台进行自主式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学生如何利用这个写作平台开展协作式学习,实现平等交流和广泛合作的……
——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方面, 景山写作学院的网络平台建立起了课内外水乳交融的自然联络机制,教师由操纵网络平台,实现对课外学习的有机和有效的控制。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写作交互活动,从工作机理上保证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新课标),充分“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的。要研究如何将景山写作学院的写作互动平台转化为评估教师教学的工具,利用网络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互动研讨,总结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成果的;如何利用网络开展语文学科的德育工作,甚至开展对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方面,由于“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写作平台”的特质,更多的教学力量介入了教学过程及评价环节,打破了班级的界限。不仅班级成员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参与评价,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也参与互动评价;任课教师之外的人力资源(教育专家、作家、学生家长、“景山写作互动同盟”的成员等)也积极介入写作指导与评价,使得写作教学真正呈现“一池春水”的动感。要研究教师与学生这两大教学主体在这种互动方式变革中变化的一般规律,研究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对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可从以下方面展开子课题的研究——
1
结合语文学科写作教学课内外的不同特点,提炼写作教学与网络平台的“整合点”。
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数据和资料,不断完善先前提出的“网络环境下‘多向、多回合’写作教学系统”的理论模型和构想,并给予操作化、系统化,最终提出较完善的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策略体系,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
2
以校际间的写作互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动态教学资源的跨地域整合,特别是教师是如何实现跨地域的教学资源整合的。
3
以“景山写作学院”网络写作论坛为平台,收集并研究语文学科网络环境下写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其典型案例。
4
研究语文学科写作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信息技术的操作细节及其技术指南,探求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的思路。
5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科学测评手段,建立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动态分析评价系统。
6
利用网站“电子(文本)成长记录”的强大功能,搜集并分析写作教学的个案,完成对景山学校初中四年制学生写作的个性与普遍共性的研究。
7
研究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读(校本教材)写结合”的方式或方法,积累典型案例。
8
研究如何将“景山写作学院”的中文网络互动平台转化为评估教师教学的工具,利用网络开展更深层次的教学互动研讨。
9
利用景山写作学院中文网络互动平台,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开展语文学科的学生德育工作,关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期拓展阅读链接:
对抗疫情 | 北京景山学校周群设计的 初中语文创意读写练习方案
感觉身体被掏空
谢谢你坚持看完,这么长的文章,没点儿耐心和体力可不行。
欢迎转载或转发,可留言开白。
最后,发个预告——
本周六19:30,我会就“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开展线上教学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一话题,结合我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做一场线上直播,敬请关注。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